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聚合氯化铝在煤场洗煤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煤场洗煤的基本概念及其流程,然后详细介绍了聚合氯化铝的物化性质以及其在洗煤中的作用与优势。接着,分别从投加方式、计量方法、加药时间和药剂用量四个方面介绍了聚合氯化铝的应用技术,以及其对洗煤效果的影响和注意事项。文章对聚合氯化铝在煤场洗煤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聚合氯化铝,简称PAC,是一种无色至微黄色液体,具有较强的絮凝作用和高效的除矸效果。其主要成分为Al2(OH)nCl6-n(n≤5),分子量在9万到4百万之间。在煤场洗煤中,PAC可以加速煤粒的沉降与脱水,同时通过与砂矸等杂质结合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从而被滤掉,从而提高了洗煤的效果。
由于PAC的聚合程度和羟基含量的不同,其絮凝速度和效率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聚合程度高、羟基含量低的PAC,絮凝效果较好,但其pH值较低,易导致水质下降;羟基含量高的PAC,pH值较高,但其絮凝效果较差。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煤的质量和洗煤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PAC通常与其他药剂(如碱度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配合使用,以达到较理想的煤场洗煤效果。
1) 投加方式:PAC的投加方式可以是直接加入到筛分器中,也可以采用溶液喷淋或灌注方式。具体应根据煤场洗煤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洗煤要求进行选择。通常来说,直接投加比较简单,但其作用不易充分发挥,需要根据药剂用量和煤水比例进行调整。
2) 计量方法:PAC的计量方式可以选择手工向药槽中加药,也可以采用自动计量仪器进行控制。自动计量仪器具有计量准确、投加均匀、自动控制的优点,但配备成本较高,手工计量则相对简单、经济。
3) 加药时间:PAC的加药时间需要根据洗煤设备和洗煤流程进行调整。通常,加药时间应掌握在原煤进入筛分器前或筛分器中下段的坑槽或槽池中。这样可以确保药剂充分混合,并在最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洗煤效率和品质。
药剂用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煤种、煤场洗煤设备以及洗煤质量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当煤粉含量较低(5%以下)时,PAC的用量一般为0.1%~0.3%;当煤粉含量较高(5%~15%)时,用量可达到0.5%~1%。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煤场洗煤设备的调整和洗煤效果进行适量调整,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药剂的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药剂用量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煤场洗煤的效果。药剂用量过高会导致废水排放难度加大,同时煤炭的质量下降;药剂用量过低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煤场洗煤效果。
1) PAC的存储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高温环境;
2) PAC应避免与强碱、酸性物质一起储存或使用;
3) PAC应在搅拌器或搅拌桶内充分搅拌均匀后再使用;
4) PAC应在专人监督下使用,特别是药剂用量的调整和控制;
5) PAC在使用时需要添加适量的碱度调节剂,以保证pH值的稳定和水质的下降。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聚合氯化铝在煤场洗煤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洗煤设备、煤种和洗煤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同时需要注意药剂用量、投加方式、计量方法和加药时间等因素对洗煤效果的影响。只有在正确使用和控制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洗煤效果。